谷子丰收穗金黄,遍地“黄金”收割忙。眼下,邙岭镇谷子进入成熟期。近日,记者在申阳村田间地头看到,一簇簇颗粒饱满的谷穗在田野里轻轻飘摇,色泽金黄的谷穗弯下了“腰”,放眼望去一片金色的海洋。谷浪翻滚间,村民正随着轰隆隆的收割机在田地间来回穿梭,呈现出一派忙碌的丰收美景。
“我们申阳村今年种了500余亩谷子,今年的雨水比较勤,谷子的长势怪好,亩产能到600斤左右,直接经济效益达10余万元,看着这金灿灿的小米,再忙心里也高兴。”邙岭镇申阳村村委委员李朝虎站在田埂上,望着这繁忙的秋收景象,充满了希望。
邙岭镇位于偃师区北部,地势高昼夜温差大,有效积温高,光热资源丰富,这里长出的谷穗饱满圆润,打出的小米口感醇香、营养价值较高,一直以来深受消费者喜爱。今年,种植的谷子涨势喜人,一粒粒谷子已然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“黄金米”。
“俺邙岭小米颗粒完整、色泽鲜黄,蒸出来的米饭香味浓郁,软而不黏结,熬出来的米汤香糯、汤色纯正,除了在本地受欢迎,咱这小米还销往重庆、海南等全国各地,每年这个时候都供不应求。”邙岭镇申阳村支部委员刘志伟骄傲地说。
近年来,邙岭镇根据市场需求,实现合作社+基地+农户经营模式,巧打“邙岭小米”品牌,对刘坡、赵坡、丁门口小杂粮种植区的2000余亩优质谷子进行统一收割、统一加工、统一包装、统一外销。同时,聚焦特色杂粮优势,围绕小杂粮精深加工,打造特色鲜明、链条完整的产业链,不断强化小杂粮的优势属性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
“下一步,邙岭镇将充分做好秋粮的丰产丰收准备工作,立足区位优势,持续做大做强集种植、加工、销售为一体的谷子产业,提升小米品质,让‘邙岭小米’进入更多家庭,增加农民收入,助力乡村振兴。”邙岭镇党委委员、副镇长南玉帛表示。